《荊州晚報》2018年10月9日報道我校學子獲得物理奧賽省賽區(qū)一等獎
發(fā)表: 2018-10-10 12:47:50 瀏覽: 6288 次
沙市中學兩學子喜獲物理奧賽省賽區(qū)一等獎
本報訊(記者解慧 通訊員高倫強)近日,第35屆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物理競賽(湖北賽區(qū))復賽成績公布,沙市中學學生1603班的鐘陳名楓和1602班的張堯昊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全省參加復試的1300名考生中分別名列第32名和53名,獲頒省賽區(qū)一等獎(俗稱“國一”)。
根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復賽一等獎按復賽理論考試(滿分320分)及復賽實驗考試(滿分80分)的總成績按高分到低分排序(總分相同時,理論成績高者排前)。
對于經過135天、近4個月的全天競賽學習和兩年的不懈努力的競賽,鐘陳名楓說:“這個成績對我而言,算得上是發(fā)揮了正常水平,有一點遺憾,沒能進入湖北省隊。但競賽讓我有了一次自己選擇人生道路的機會。一路走來,我發(fā)現(xiàn)我能很專心的去做這件事,不受外界的干擾?!?br />
張堯昊說:“競賽不像高考,可以純靠硬學。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在競賽特別是物理和數(shù)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思維能力不能提升,那么不管多么努力、多么刻苦也會收獲甚微。其中打基礎的就是高一學年,高一基礎打好了,高二很容易就轉化為成績?!?br />
青年教師王雨是兩位同學的競賽教練。說起自己的首屆競賽弟子,王老師如數(shù)家珍:“鐘陳名楓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腦子靈活,思維能力強,刷題很快,在應考心態(tài)的調節(jié)上比較強;平時大大咧咧,但每次考試都能靜下心來找問題、找解決方案。張堯昊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尋求各種方法途徑去提高,包括利用網絡資源和各種競賽書籍。”他認為兩個學生都有堅定的自信心和超強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