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疗对电子支付设备有限公司

[《習坎文摘》第34期]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帶來了哪些變化
作者/來源: 新思考網    發(fā)表: 2011-07-06 21:20:33    瀏覽: 9720 次
    課堂教學評價一直是教師評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課堂教學評價的關注點都是以“教師”為主,如教師的言語表達是否流暢,教師的板書設計是否合理,教師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師的教學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結構合理、詳略得當等等,主要關注教師的課堂表現,關注教師是怎么講的。即使關注到學生的行為表現,也基本上被看做是教師“教”的回應,或者成為教師“教”的點綴。

  總的來說,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表現出“以教為主,學為教服務”的傾向。

  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因此,新課程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即關注學生是怎么學的。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獲得結論及其過程等等學生的行為表現,評價課堂教學的成敗。即使關注教師的行為,也是關注教師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如教師如何組織并促進學生的討論、教師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來評價教師課堂行為表現對學生的“學”的價值。因此,新課程提出建立“以學論教。教為了促進學”的響亮口號。

  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雙重功能。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這一視角的轉變對我國現行的課堂教學、教師教學行為及其相關的教學管理等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全新的啟示。

  首先,改變了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是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帶著學生一步不差地進行,學生則基本處于被動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動,也是在教師事先設計或限定的范圍內,為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服務。但如果關注學生的“學”,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就會受到挑戰(zhàn),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將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將被空前地重視起來。因此,新課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為主;而教師也更多地成為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教師因遵循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而不是請學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參加學習,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這將同時帶來一個更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其次,改變了教師課前準備的關注點和備課的方式?!耙詫W論教”使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反應,并思考相應的對策。于是,促使教師從以往“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備課方式中轉變出來,注重花時間去琢磨學生、琢磨活生生的課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而不是在課堂上簡單地再現教材。因此,寫教案這種傳統(tǒng)的備課方式已不能滿足“以學論教”評價模式對課堂教學的要求。除了寫教案,教師可能更需要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內容的興趣、知識儲備和他們所關心的話題。也只有了解學生的需要,才能真正上好“以學論教”的每一堂課。而教案的使用和設計也需要隨著新要求的變化而有所改進,以增強其適應性。例如,教案并行設計“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兩大部分,將有助于教師同時并重教與學;設計“學情分析”或“開天窗”“課后追記”等內容,便于教師在課前分析、思考,課后總結、補充,在這個意義上,教案并不是寫得越干凈就說明教師備課越認真。

  再次,改變了教師對教學能力的認識。從關注“教”到關注“學”課堂教學評價重心的轉移,將促使教師重新反思一堂“好”課要求教師具備的教學能力是什么。也許一個板書并不漂亮、口語表達并不是很利落的教師也能上出一堂好課來。因為“以學論教”課堂教學評價模式更為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學會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師的板書和口語表達能力已不再是一堂好課的必要條件了。只要這位教師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充分的發(fā)展,板書也許是學生來寫,總結也許是學生來說,但這依然是一堂好課,一堂學生“學”的好的課??梢?,教師需要對“教學能力”進行新的思考和認識:對教材的把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已不夠了,自主實踐將會引發(fā)學生形形色色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儲備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此外,更具挑戰(zhàn)的是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課堂管理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有些不同了,安靜無法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參與,熱鬧又是課堂紀律的大敵,如何能讓學習在“熱鬧”中“有序”地進行是教師課堂管理的新課題;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不同,不能完全按事先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要富有彈性,以便隨學生的表現來靈活調整,更關注的是教師的隨堂機智??傊?,以往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其內涵正在一點點發(fā)生著“重心的轉移”和變化。

  這些改變從另一個側面再次體現了本次課程改革中課程功能的變化,也是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方向,相信對于真正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的辦學質量有著根本性的促進作用。
闽侯县| 沙湾县| 石首市| 木里| 南城县| 桦川县| 刚察县| 阳泉市| 华阴市| 平乡县| 高邮市| 右玉县| 沁水县| 永兴县| 嘉荫县| 博爱县| 青田县| 高青县| 巩义市| 田东县| 石景山区| 儋州市| 六枝特区| 许昌县| 渑池县| 广元市| 石城县| 宁夏| 贵南县| 嘉祥县| 沅陵县| 宽甸| 昌邑市| 肇源县| 永城市| 虹口区| 炎陵县| 肇源县| 东兰县| 藁城市| 衡山县|